風鈴草寒冬送暖捐贈行程
這一箱箱一袋袋的舊衣物也是善心人士捐贈的,台灣人有滿滿的愛心,也處處是溫暖,事實上....... 都過多了,過多的物資對院方來說也是負擔,但願善心人士發揮愛心時,能針對院方所需要的物資做捐贈,才能真正幫助他們。
看到這三個字[希望家]滿滿的感觸,讓我看著眼淚快流下來,在很多我們不知道的角落有許多的人及家
庭是真的需要被關懷的,希望每個人都能有正面與良善思想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雖然我們的活動是歡喜的,但面對所看見的情形心情是凝重的,看到老師對極重度、重度腦性麻痺、智能障礙、自閉症等身心障礙者及棄嬰、耐心妥善的照料,才知自己的付出是渺小的。
第二站前往財團法人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
財團法人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創辦人莊宏達醫師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為了讓身心障礙兒能有更適合的場地及周全的照料,莊醫師開始向外募款,在社會各界及政府的協助下,於民國77年成立了瑪利亞文教基金會,同時開辦瑪利亞啟智學園,致力障礙兒的日間復健,教育及福利服務。
同樣代表風鈴草捐贈10萬元整
同樣代表風鈴草捐贈10萬元整。
他們也很喜歡與人互動。只可惜.......他們皆因極重度障礙者,無法抱抱他們。
這幾位小朋友是情況比較好的,很可愛,聽到讚美(好棒、好乖、好聰明)也會很開心回應。他們也很喜歡與人互動。
財團法人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創辦人莊宏達醫師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1973年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1975年擔任彰化基督教醫院任內科住院醫師期間,被指派往台大醫院復健部受訓三個月,開啟了莊醫師與身心障礙療育的機緣。後因得知位於彰化和美鄉專門招收身心障礙兒童的仁愛小學,很需要專業的復健治療師,便定期至仁愛小學幫孩子進行復健治療。
1983年任職台中市順天醫院小兒科主任期間,鑑於身心障礙兒童無法得到適當的教養和安置,以及感受病童父母孤軍奮鬥的辛苦,遂向院方提出申請並得到院方支持,在醫院附近租了民宅,成立愛兒復健教室,開始進行身心障礙兒童之日間復健工作。
1986年,莊醫師自立開業,成立莊小兒科診所,遂將愛兒復健教室遷至診所二樓,利用下午休診期間幫孩子復健治療,並請了一名工作人員幫忙照料,當時收容了5名園生,至1988年增至30名園生,以及5名工作人員。莊醫師當時皆是以自己的專業,以及診所的收入獨立照護這些孩子。
1988年,台中市西屯區,一名澳洲籍郭姓大夫在西屯教會主持一腦性麻痺中心,收容了十幾名小孩,因郭大夫退休要回澳洲,而這群孩子面臨無適合場所可安置的窘境。透過社會局的安排,莊醫師得知狀況後,便義無反顧的承接這些孩子的照護問題,原本空間有限的診所,多了這些孩子後,不僅空間呈現不足,同時財務亦十分困窘。
為了讓身心障礙兒能有更適合的場地及周全的照料,莊醫師開始向外募款,在社會各界及政府的協助下,於民國77年成立了瑪利亞文教基金會,同時開辦瑪利亞啟智學園,致力障礙兒的日間復健,教育及福利服務。 目前,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設有瑪利亞啟智學園,以及瑪利亞霧峰教養家園,並於民國91年,接受台中市政府委託公辦民營方式成立「台中市愛心家園」,同年9月啟用。以及與金門縣社會局合作,成立金門縣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聯合服務中心,為外島發展遲緩兒童的個別需求,提供必要的服務介入。 如同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愛 永不止息」的服務宗旨,瑪利亞的工作團隊在各個角落,努力落實身心障礙者就養、就醫、就學、就業四大面向的服務,這條路雖然遙遠、艱辛,但是瑪利亞會憑藉永不止息的愛,陪伴身心障礙的朋友,一路走下去。
留言列表